ManBetX万博全站app(中国)官方下载-主页

信息中心

2020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入选技术案例-天津市环科院

发布时间:2021-04-01

导 读: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了2020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固体废物和土壤污染防治领域)》(生态环境部公告2021年第3号)(简称《目录》)。在生态环境部指导下,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具体承担《目录》的技术筛选和编制工作。为便于各相关方使用《目录》,我会编制了《目录》典型应用案例,将陆续在微信平台上发布。所有案例均来自目录入选技术的申报材料,案例内容经业主单位和申报单位盖章确认,其内容真实性由申报单位负责。

 

天津市环科院—移动式医疗废物应急焚烧处置技术典型应用案例(二)

工艺路线

       该技术采用移动式焚烧技术,将医疗废物送入焚烧系统,在一燃室烘干和热解,二燃室充分燃烧热解气体,实现医疗废物无害化和减量化。烟气急冷后经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碱液喷淋脱酸+电除尘净化处理,焚烧残渣和飞灰送至填埋场安全处置。

主要技术指标

       实现医疗废物的减量化和无害化,满足消毒杀菌要求。

技术特点

       采用移动式处理方式,可实现应急期间医疗废物应急处置。

适用范围

       医疗废物应急处置。

案例名称

       孝感市移动式医疗废物应急焚烧处置援助项目

业主单位

       湖北省孝感市生态环境局

案例概况

       工程地址:湖北省孝感市东山头镇东泾路164号中环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工程规模:1.5t/d~2t/d。投运时间:2020年2月。

       验收情况:收到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表扬天津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函》及孝感市新冠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指挥部的感谢信。

工艺流程

       操作时先启动二燃室,在10min~15min内温度达到850℃以上,然后启动一燃室,当一燃室温度升至350℃左右,可将医疗废物进行填料,一燃室对废物烘干和热解,产生的焚烧残渣可运至安全填埋场处置;灰化反应产生的气体进入二燃室充分燃烧,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物质在焚烧过程因高温而被有效破坏。燃烧后的烟气经过急冷塔、喷淋吸收塔等处理后排放。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自2020年2月7日投入使用至今,共处理医疗废物60t~80t。

二次污染治理情况

       烟气排口检测烟尘、二氧化硫、氟化氢、氯化氢、氮氧化物、二噁英等排放物浓度。

 

主要工艺运行和控制参数

       启动升温阶段:一燃室温度>350℃、二燃室温度>800℃、进气量300m3/h、升温时间<15min、燃烧室压力-200Pa;烘干热解阶段一燃室温度>600℃、二燃室温度>850℃、燃烧室压力-200Pa、进气量150m3/h、烟气停留时间≥2.0s;烟气净化装置:烟道出口φ200mm、流速10m/s、流量900m3/h。

投资费用

       设备费120万元。

运行费用

       以每天运行12小时、处理量1.5t、2名操作人员计算,运行费用合计655.5元。

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情况

       炉膛使用纳米陶瓷材料,热损<600W/㎡,炉内采用逆流式净能量输入,由于物料和热解气体在焚烧炉中滞留时间长,保证了废物热解焦炭尽可能的转化为燃料,同时回收废热,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

申报单位:天津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是生态环境部的年度技术推广工作,《目录》紧密结合当年环境污染治理的重点和热点领域,推出经工程实践证明技术水平先进、环境效益明显、经济可行的污染防治技术,供企业和管理部门参考使用。《目录》发布后,我会配套公布《目录》技术对应的典型应用案例。

2019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水污染防治领域)》

2019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水污染防治领域)》典型应用案例

2018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大气污染防治领域)》

2018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典型应用案例


 

相关新闻

ENGINEERING CASE